餐桌上的語言學家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

讀外語系出身的我,對於語言、歷史和文化這類的題材都相當有興趣,當時在 Kobo 網站上看到「餐桌上的語言學家」,覺得相當有趣,便馬上買了這本書來一探究竟。

這本書的第一章便是教我們如何讀菜單,作者將他居住地附近的餐廳菜單蒐集整理並分析出了幾項要點區分「高級餐廳」和「廉價餐廳」(在此我就點出一項,其他不爆雷,想知道的就自己買書來看)。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高級餐廳的菜單中會比廉價餐廳還強調食材的來源。其實這個特點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還記得前幾年在台灣(至少在 2019 之前)小農非常流行,各家主打小農鮮奶的手搖飲料店價格都比其他店家還貴上 10 塊,當然這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食材成本較高,但在行銷在地牧場或小農鮮乳的同時是不是也給大眾一種我家用的原料比較「高級卻又在地化」的形象呢?(這段是我自己閱讀後的觀點,如果有其他想法,可以告訴我,我也很樂意知道 😉)

說到英國最有名的炸魚薯條( Fish and chips ),你能聯想到他跟幾千年前的波斯料理有關連嗎?這道流傳已久的波斯料理便是糖醋燉牛肉,藉由海上航行的水手將牛肉換成他們唾手可得的魚肉,這道魚肉料理在進入美洲後也變成另一道秘魯名聞全球的料理— Ceviche (檸汁醃魚),在差不多同個時期,葡萄牙人將炸魚版糖醋燉肉帶入日本,發展出天婦羅這道日本國民美食。 100 多年後的英國開始出現放涼的炸魚搭配酸醋食用,後來再到1860年代之後,才出現現今家喻戶曉的炸魚薯條。

我認為,這道餐點告訴我們,所有人皆是移民,沒有任何文化孤立於世,所謂的美,正是在不同文化、族群和宗教間困惑又令人苦痛的分際之中於焉誕生。

Photo by Erik Mclean on Pexels.com

再後來書中談到番茄醬的故事。誰能想到番茄醬竟然和我所熟知的台語(或者福建話)有關係!原來數千年前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居民利用鹽漬和發酵技術以儲藏魚蝦,使其成為風味濃厚的鹹味醬料,後來傳至東南亞後演變成魚露,又再度回傳至福建一帶,當地居民便稱之為 ke-tchup (福建話的醃魚汁)。1850年代後,ketchup便不再加入鯷魚。美國南北戰爭後,為滿足國內需求,開始大量生產番茄醬,亨氏( Heinz)加入更多糖和醋以保存更久,這便是番茄醬的由來。

另外,如今有了 Google Map, Tripsdvisor 等等可以留下評論的平台,我們已經習慣在去到一家餐廳前會先查看這間店在網路上的評價。其實我們時常會看到某些評分較低的餐廳,人們留下的負評大部分不是因為食物本身不好吃,而是環境或服務不盡人意,而且負評的開頭多以「我們」如何如何了,書中提及的這兩點我在 Google Map 的評論上就留過 😂 不過作者也總結到無論在評價食物、書或是電影等,留下的正面評論仍是多於負面評論。

書中後段提到食物名稱取名的方式,這就讓我聯想到在學習英文或是其他以拉丁字母組成的語言時,某些字詞的組成還真的有遵循一些「規則」。這種「規則」是一種與前母音和後母音有關的發音現象。通常後母音發音的字詞會用來形容大的、胖的或重的,前母音則相反, thin 和 fat 就是最顯而易見的例子。當我讀到這段內容時,我腦中簡直就爆炸了哈哈哈,學了這麼久的英文和西班牙文,我竟然沒有發現這個細節!感覺愧對這些年來學習外語的時間啊!

上述我沒有提到太多書中關於語言學的內容,但這本書確實有相當廣泛的語言學知識,還滿適合想了解關於語言、飲食和歷史的朋友們。不過我自己在讀這本書時,偶爾會覺得內文不是太流暢… ,我後來有去查其他網友(英語版讀者)的評價,也是有些人有點出這一點,不過瑕不掩瑜啦!還是滿推薦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這本書。

電子書版本哪裡購買呢?
因為我是使用樂天推出的 Kobo Libra H2O,所以電子書一率都是在樂天電子書官網買的,另外想了解更多關於 Kobo Libra H2O 的使用心得也可以參考我的文章喔!

By Hola Viviana

大學一畢業即前往紐西蘭打工度假,四年後再度跨出舒適圈,搬到澳洲展開新的生活!雖然還沒走訪各大洲,但他們一一都在我的旅行清單上等著被打勾✔️ 目前以分享紐西蘭和澳洲的旅行和生活為主,stay tune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